首页 > 新闻 > 社会 >

如何让无人列车守规矩、机器人不伤人?民企定标准

发布时间:2022-09-22 11:31:43来源:
一辆无人驾驶的列车,早上如何按时“唤醒”,晚上如何自动“休眠”,途中又该如何精准停车、自动开门……把一个个运行场景参数标准化,这是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交控科技”)研究院近期正在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为一家从事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研发的民营企业,交控科技正在参与一项有关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的国家标准编制。利用多年积累的项目运营经验,这家民企正在把技术优势转化为标准优势。

  近年来,以标准引领提质升级,正成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越来越多的创新型民营企业,逐渐成为技术领跑者,参与到本领域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的制定中来,掌握技术话语权,锻造创新“钥匙”。

图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地铁线路运用全自动运行系统,相关国家标准正在编制。图为福州地铁6号线。<a target=
图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地铁线路运用全自动运行系统,相关国家标准正在编制。图为福州地铁6号线。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本报记者 李腾飞 作者 徐天子】

  应对新场景 让无人列车守规矩、机器人不伤人

  2017年12月,我国首条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线路——北京地铁燕房线正式开通运营,支撑该线路的全自动运行系统(俗称“无人驾驶”),正是交控科技研制的成果。

  4年多来,越来越多的地铁线路开始使用全自动运行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应该遵守什么样的通用规则,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标准。”交控科技研究院业务专家陈磊介绍。

  今年年初,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的通用技术条件,国家启动相关标准制定计划,交控科技成为参与者之一。“作为民营企业,能够成为这一重要标准编制的组成单位,也是对我们技术实力的认可。”陈磊说。

  首都统战智库联合会监事长胡锦澜表示,企业必须自身处于行业的顶端位置,才有资格参与各类标准的制定。这一顶端位置本身就表明民营企业的实力与社会影响力。这些行业“头部”民企,也将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全国工商联近日发布的《2022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状况报告》显示,2022年有688家企业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标准制定总数达到24339项,其中,50家企业参与了超过100项标准的制定。

  工业机器人生命周期风险评估方法、服务机器人功能安全评估……成立7年参与6项国家标准制定,通过这个数据,张锐和他创办的钢铁侠科技奠定了在机器人应用领域里的行业地位。

  作为中国第一家从事双足大仿人机器人研发和推广的公司,钢铁侠科技已成功研发五代双足大仿人机器人,并依托机器人“运动脑”技术,研发多种轮式、腿式机器人。

  “这是个新兴产业,机器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为人服务的同时,如何保证人的安全,其中仍有很多技术标准有待制定。”张锐表示。

  张锐介绍,钢铁侠主推的标准主要涉及电器和算法两个方面,包括各种电压、接口参数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的设定,目的都是要增强机器人服务安全性,实现对人的最大保护。

  扩大朋友圈 参与标准制定找到“创新同路人”

  对于企业来说,参与或主导本行业的标准制定,不仅是创新能力的体现,更是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积累人才资源的重要手段。

  从事土体改性剂研发的中鼎长信(山东)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曾参与了四项各类标准制定,主要内容是关于土壤固化剂的应用。

  “曾有公司山寨我们的产品,直接扫描公司图集宣传。后来我在参与国家标准制定时提议,固化剂生产出来后,必须能够静止保存两年以上不结晶,并被采纳。有了这项标准,很多仿冒产品会被过滤出来,能有效保护公司的知识产权。”中鼎长信创始人刘泽坤分享。

  在交控科技研究院院长肖骁看来,企业参与各类标准制定的过程,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知识资产,将对企业中长期的运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肖骁认为,制定标准是一项具有高度牵引性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主管部门、设计、建设、运营单位及行业协会多方参与,可以有效凝聚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核心团队和专家力量,团结与企业价值观一致的人群。

  “大家都愿为同一件事付出努力,形成一个‘朋友圈’。某种程度上说,这应该是企业参与标准制定的最大附加值。”肖骁表示。

  此外,从人才培养角度,肖骁也认为,企业是参与标准制定的受益方,“伴随着系统一代又一代的更迭,标准化领域的人才在长期实践中成长起来,能够培养出大量标准编制专家,也是企业能够长期耕耘发展的关键要素”。

  数据显示,在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来自民营企业的委员超过1.5万人次;民营企业承担了91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

  今年6月,作为民营企业的技术人员的代表之一,张锐入选全国仿生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任委员名单。对于企业参与标准制定的益处,张锐坦言,这将有利于为企业研发工作提供方向性指导。

  “就像做服务机器人类型产品,因为我们和国内外专家共同研讨,吸收意见,就能提前明确应该朝哪方向研发,提升机器人的整体环境适应性,把好的建议直接和产品设计融在一起,增加产品的可靠性。”张锐举例。

  好标准走出去 “需求不仅来自第三世界国家”

  在“中国制造”加速向“中国创造”转型的背景下,制定国际标准,推动中国标准走向世界,已成为很多民企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

  “没想到我们参与编制的CBTC互联互通标准反响这么热烈,包括土耳其、印度在内的很多国家,都非常积地索要标准副本。”回想起2018年在德国参加展会时情景,肖骁仍然印象深刻。

  2015年,重庆环线、4号线、5号线、10号线作为国家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示范工程正式立项,交控科技作为重庆环线的信号系统总承包商和示范项目的技术牵头方,与其他三家国产信号系统厂商共同完成了互联互通标准的编制工作。

  这一标准通过不同厂商信号设备的互联互通,实现列车跨线运营、资源共享,使得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并为减少乘客换乘打下技术基础,切实提高乘客出行效率。

  2021年11月,搭载着交控科技CBTC互联互通系统的越南河内“吉灵-河东”轻轨正式交付并投入运营。

  这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互联互通信号系统,首次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成功应用,也是中国原创城轨信号系统标准首次走出国门。

  胡锦澜认为,作为“中国创造”的主力军,掌握核心科技的民营企业,将成为中国标准走向世界的主要推动者,并凭借强大的创造力,代表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大市场。

  去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到2025年,标准化工作由国内驱动向国内国际相互促进转变,标准化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不仅是第三世界国家青睐中国标准。”陈磊透露,国外发达地区地铁咨询公司近期也提出购买CBTC互联互通标准的需求,“中国标准逐步走向全世界,这确实是一个鼓舞人心的事情”。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